【民教先鋒譜】麻城市樂達小學——櫛風沐雨,砥礪前行
麻城市樂達小學是麻城市教育局2013年批準設立的民辦學校,現有20個教學班,在校學生835人。近年來,在麻城市教育局的關心和重視下,學校辦學規范,教育教學成果突出,取得了較大成績。2023年1月,學校榮獲“黃岡市民辦教育表現突出單位”稱號。
一、立德樹人,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紐扣 1.將習慣養成牢牢地抓在手中。學校把秋季開學的第一個月設為行為習慣養成月,要求各班圍繞“學習、紀律、活動、衛生、交往、吃飯、就寢、路隊、做操”這九個方面有針對性地開展養成教育。采用學校大會集中講、各班分散集體講、個人發言單獨講方法,領導走動查、值日學生課間查、值班老師隨時查的辦法促行動,獎勵優秀樹榜樣、鞭策落后促后進、堅持不放穩中間的辦法見成效。通過一個月的集中行動,讓良好的行為習慣成為種子,在學生心里生根發芽。 2.將“四自”主題德育活動放在突出位置。學校根據小學德育大綱要求,結合學生實際開發出“學習自主,成長自信,生活自理,守止自律” 德育主題活動,目前已經基本形成了一套操作方法,各班天天記、周周評,學校集中月月表彰,期末綜評。還建立了個人記載冊、班級記錄冊、學校匯總表,采用貼相片、發徽章、張貼月度光榮榜的辦法層層激勵。每學期進行了細化考核評分標準,活化考核評分辦法,簡化考核評分程序,實化德育工作效果上下功夫。 3.將班級班風建設作為重要抓手。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,好的集體能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成長,越來越優秀。在平時的觀察中,我們看到所有的班主任都在積極行動苦下功夫。抓班干部建設,發揮好干部的帶頭和管理作用,往往事半功倍。抓班紀班規建設,劃底線明規矩,讓學生在允許的范圍內自由活動。抓正面教育,在學生中倡導愛國愛班、團結友愛、刻苦學習、熱愛勞動、遵紀守法的正能量,讓孩子懂得做一個好人。抓因材施教,對班級中后進學生經常談心糾錯、隔離糾錯、批評糾錯、家庭糾錯。 4.將少先隊作為德育重要陣地。少先隊是學校少年兒童的大家庭,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陣地。少先隊堅持每周一次的升旗儀式,每天干部值日評分,隔天一次廣播播音三大常規活動。配合政教處開展勞動綜合實踐活動,愛國教育活動,重陽敬老活動以及冬季“戰疫自強,成長自信”綜合實踐教育活動。目前,少先隊干部值日和升旗隊升旗儀式已經成為學校的一道靚麗風景。
二、全心教學,在最樸素處開出美麗的花 1.認真學習新課標引領教學。在開學伊始,組織和要求全體教師根據自己所帶學科,有針對性地學習教育部最新出臺的國家課程標準,人人配備一冊新課標,人人準備一個筆記本,人人下達學習任務。采用個人自學與集體研討相結合,讀原文原著與網上讀先學者文章相結合,摘錄重點文字與寫心得體會相結合的辦法開展學習。老師們人人完成一篇以上學習體會,完成3000字以上學習筆記,完成一次以上小組發言。通過學習,大家明確了“核心素養”、“學習任務群”、“單元整體教學”、“跨學科教學實踐”以及“項目式學習”等新理論新概念,找到了教學發展與自我發展的時代方向。 2.常態化教研揣摩教學。在教務處的統籌下,學校語文、數學、綜合教研組和各學科年級組,在開學初就根據學校工作計劃,結合各自實際討論并制定了各自計劃并有序地開展基于課堂、基于學科、基于學生的教學研究。語文組以“如何圍繞教學目標落實教學任務”、數學組以“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目標任務”、綜合組以“如何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”為中心,從文本解讀中明白教什么,從恰當設立教學目標中明白教到什么程度,從如何組織學生學習中明白如何教,使老師們逐步掌握課堂教學的規律。各年級備課組則把目光放在單元整體備課上,按照集體備課,分人主備,個性使用的步驟程序,研討各個單元各個具體章節教學細節,從實踐的層面提高大家的執教能力。 3.領導骨干深入課堂指導教學。老師們要提高教學水平能力,除了個人努力鉆研外,專業領導和骨干教師的引領很重要,可以稱之為重要的第三者。分管教學的丁校長堅持不間斷地巡查和推門聽課,做到一是經常,一學期下來,他聽課200多節。二是系統,他不僅現場觀課,還會查看備課和學生的作業批改,系統了解教師的工作狀況。三是指導,除了隨機聽課,他常常有針對性地聽一些老師的課。聽骨干老師的課,總結優點更上層樓,聽其他老師的課,發現問題指導改進。學校的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也都能參加日常聽青年教師的課,手把手地教,點對點地說,從細微處談問題,從細節處談要領。還有師徒結對活動,大家相互幫助,共同提高。 4.課堂比武和學生競賽推進教學。堅持開展教師課堂比武和學生學習競賽活動。教師比武要求人人參與,先分學段分科目在小組中進行,然后再考慮全校展示觀摩,達到人人參與,分層推進,重點展示的目的。學生的拼音過關賽、數學沖浪賽、英語單詞聽寫賽、體育運動會,都成為了學生期待的項目,特別是那些有特長的孩子更是天天在期待中躍躍欲試。
三、錘煉師德,用蠟燭精神照亮工作崗位 1.以身作則帶領學生。在許多場合,教師都能用自己模范的行為帶動學生。早鍛煉的時候,總是早早地來到操場,在寒風中等待學生,與他們一起跑步,一起做操。升旗儀式的時候,總是站在學生中間,身體筆直目光莊重,告訴學生該如何尊重國旗國家。打掃衛生的時候,總是身先學生,掃垃圾除臟污。發現地上有紙屑的時候,又總是彎腰拾起來丟進垃圾桶。沒有大聲疾呼,沒有指點江山,就是默默地干在前面。 2.關心愛護贏得學生。低年級學生才六、七歲,一些孩子離開家在學校里住讀,特別需要愛的溫暖。許多老師都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。許多班主任口袋里常常備著急救藥,一有急需能迅速地給孩子測體溫、喂沖劑、搽碘伏、貼膏藥。常常備著紙巾,給孩子們擦鼻涕、擦眼淚、洗臟手、擦鞋襪,甚至擦屁股。老師們把自家的衣服零食帶給孩子,把自己的錢給孩子買文具發獎品,深夜趕到學校送生病的孩子去醫院,疫情隔離的時候把不方便回家的孩子帶到自家里同吃同住,為掉課的孩子義務補課,為后進的孩子查漏補缺。 3.愛崗敬業培育學生。許多老師每天從早上六點起床到學校,一直工作到晚上七點半以后離開學校,一天長達十三個小時的勞動,無怨無悔。工作中,每節課都有內容安排程序設計,對每一個孩子的作業都在進行精批細改,特殊學生不僅當面批改,還要反復訓練多次批改。為生病不能上學和隔離在家的學生設計網課,單獨布置作業,上學后進行個別輔導。為了講好公開課,大量查閱資料,反復研究教案,多次借班上課,一次次地打磨課堂細節,不到滿意不罷休。 (麻城市樂達小學) |